首页 资讯 正文

他已任福州一县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

体育正文 207 0

他已任福州一县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

他已任福州一县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

  根据福建省委、省政府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,近日,省委社会工作部会同省委组织部、省教育厅、省财政厅、省人力资源(rénlìzīyuán)和社会保障厅下发通知(tōngzhī)(tōngzhī),共同组织实施2025年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。通知全文如下(quánwénrúxià):

  2025年,全省统一招募300名高校(gāoxiào)毕业生,安排到纳入(nàrù)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(fànwéi)的县(市、区)的城市社区从事社区工作,强化基层促进就业服务,服务期限为2年。各有关设区市(含平潭综合实验区,下同)、县(市、区)根据(gēnjù)下达的招募计划,具体(jùtǐ)抓好组织实施。

  (一)招募对象(duìxiàng)和条件

  招募对象为省内全日制(quánrìzhì)普通高校(gāoxiào)、省外全日制普通高校福建生源毕业生(不含成人教育培养类别等非本专科全日制高校毕业生),并具备以下(yǐxià)条件:

  1.思想政治素质好,组织纪律观念强(qiáng),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;服从分配,志愿到社区从事工作;遵纪守法(zūnjìshǒufǎ),敬业奉献,作风正派;在校期间无(wú)违法违纪违规行为。

  2.学习成绩良好,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,善于沟通(gōutōng),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(wénzì)表达能力。

  3.往届高校毕业生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(即在2000年7月31日后(rìhòu)出生(chūshēng)),研究生学历(xuélì)放宽至28周岁(即在1997年7月31日后出生),应届高校毕业生无此要求。

  4.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(shēntǐ)条件(tiáojiàn),保证两年服务期内能正常履职(lǚzhí)。如不能保证两年服务期的完整性,期满不予以考核,不享受期满考核合格人员的优惠政策。

  5.报名人员须在7月31日前取得(qǔde)毕业证书(研究生放宽至12月31日);未获得(huòdé)毕业证书的,将取消派遣资格。

  已参加过服务社区(shèqū)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的高校毕业生(bìyèshēng)不再列入招募对象范围。同等条件(tóngděngtiáojiàn)下,优先招募派遣低保、低收入家庭、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,以及岗位所在地县(市(shì)、区)、乡镇(街道)生源的毕业生、退役大学生士兵、残疾毕业生、少数民族毕业生。

  (二(èr))组织招募程序

  招募工作坚持“公开、平等、竞争、择优”的原则(yuánzé),由各有关设区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,协同组织、人社、财政、教育(jiàoyù)等部门实施。

  1.名(míng)额分配。福州市15名,漳州市40名,泉州市30名,三明市50名,莆田市(pútiánshì)10名,南平市(nánpíngshì)45名,龙岩市45名,宁德市55名,平潭综合实验区10名。

  2.组织报名(bàomíng)。各有关设区市委社会工作部、人社部门共同(gòngtóng)研究制订招募方案,报省委社会工作部审定后,统一在福建省委社会工作部微信公众号、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(wǎng)站、福建省毕业生(bìyèshēng)就业(jiùyè)创业公共服务网和当地相关网站向社会发布,组织报名。各高等学校要(yào)充分利用校内广播台、校园网、公告栏、海报等媒体,广泛宣传服务社区计划招募信息和相关政策。

  符合(fúhé)招募条件的高校毕业生,在规定期限内(qīxiànnèi)选择合适的岗位报名。报名人员对本人所提交(tíjiāo)信息的真实性负责,所填信息与岗位要求不符或填报虚假信息的,一经查实,立即取消报名和派遣资格。

  3.审查考核(kǎohé)。各有关设区市委社会工作部对报名人员进行审查考核,确定(quèdìng)参加(cānjiā)体检的高校毕业生名单。具体审查考核办法由各有关市根据工作实际制订。

  4.组织体检。各有关设区市委社会工作部统一指定(zhǐdìng)时间和医院(yīyuàn),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,组织入选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体检。

  5.确定人选。各有关设区市委社会工作部根据体检情况,确定拟招募人选,面向社会(miànxiàngshèhuì)公示(gōngshì)3个工作日。经公示无异议的,确定为正式(zhèngshì)招募人员。

  6.签订协议。各有关设区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入选的毕业生签订《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服务(fúwù)社区计划协议书》,并将名单报(bào)省委社会工作部备案(bèiàn)。各地应加强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。

  7.派遣报到。各有关设区市委(shìwěi)社会工作部及时派遣服务社区高校(gāoxiào)毕业生到服务社区所在的县(市、区)委社会工作部报到。接收单位应做好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的接收工作,并办理(bànlǐ)相关手续。

  (一(yī))服务期间待遇

  1.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的生活补贴标准(biāozhǔn)按我省上年度全口径城镇(chéngzhèn)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0%标准低200元的数额确定,社会保险(bǎoxiǎn)缴费基数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。由服务所在县(xiàn)(市、区)委社会工作部依托(yītuō)当地人社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,统一办理社会保险(基本养老、基本医疗(yīliáo)、失业、生育、工伤)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。

  2.实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国家代偿(dàicháng)政策。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(bìyèshēng)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,由省级财政按(àn)每人每年2000元代为偿还。

  3.服务(fúwù)期间,由各级人社(rénshè)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提供人事档案保管服务。服务满1年且考核合格后,可按规定(ànguīdìng)参加职称评定(zhíchēngpíngdìng)。服务期间按规定解除协议的,实际服务并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可计算为连续工龄。

  各地、各高校可(kě)根据实际,制定出台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参加服务社区计划(jìhuà)的政策措施,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。

  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(qīmǎn)后自主择业。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,享受以下政策待遇(dàiyù):

  1.参加服务社区计划前无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,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,在2年内可同等享受应届(yīngjiè)高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招聘(zhāopìn)、企业吸纳就业、自主(zìzhǔ)创业、落户等方面的相关政策。

  2.当年(dāngnián)服务行将期满考核(kǎohé)合格和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服务社区计划高校毕业生,可报考全省招录公务员“四级联考”中面向(miànxiàng)服务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的专门职位。

  3.承担服务社区计划招募任务的县(市、区),在开展(kāizhǎn)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时,期满人员可按规定享受国家(guójiā)相应政策待遇。

  4.对于已被省属高校录取为(wèi)硕士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(bìyèshēng)参加服务社区计划的,学校应为其保留入学资格或学籍至服务期满。

  5.当年服务行将期满考核合格(hégé)和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,有就业意愿的,由服务地县(市、区)人社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有针对性(zhēnduìxìng)地提供(tígōng)就业指导和推荐服务。有创业意愿的,及时纳入当地“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(jìhuà)”等(děng),有针对性地提供创业公共服务,按规定享受相关扶持政策。

  6.服务(fúwù)期满考核合格,被机关事业单位录(聘(pìn))用或进入国有企业就业的,其服务期间计算连续工龄。

  7.服务期满考核合格、被(bèi)录用为(wèi)公务员的,试用期工资(gōngzī)可(kě)高于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公务员的试用期工资,按相同学历新录用公务员转正定级工资标准低1个级别工资档次的数额确定(quèdìng);被事业单位聘用的,岗位工资按所聘岗位确定,薪级工资比照本单位相同学历新聘用人员定级工资标准确定。

  凡通过享受政策待遇、被录(聘(pìn))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(wèi)工作人员的服务基层项目高校毕业生,不再重复(chóngfù)享受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专门职(岗)位、乡镇事业单位考核聘用等就业优惠政策。

  (一)户口(hùkǒu)、档案、组织关系管理

  服务期间(qījiān),户籍关系由毕业生(bìyèshēng)自行迁往家庭户籍所在地(suǒzàidì)。毕业生档案统一转至服务县(市、区(qū))人社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管理。党团组织关系由毕业生凭党团组织关系介绍信转至服务社区。服务期间申请入党的,由服务社区党组织按规定程序办理。

  1.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(bìyèshēng)服务期内的生活补贴(bǔtiē)、保险、体检、培训经费由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经费予以解决。

  2.各有关设区市、县(市、区)委社会工作部要按照政策规定,及时、足额(zúé)落实高校毕业生(bìyèshēng)的生活补贴、社会保险和国家助学贷款补助等(děng)资金。服务期间解除协议的,应于次月起(qǐ)停发生活补贴。每年年底前,将高校毕业生资金使用情况报省委社会工作部。

  各(gè)有关设区市、县(市、区)委社会工作部要按照“谁用人、谁负责”、培养使用并重和分级管理的原则(yuánzé),加强对高校毕业生(bìyèshēng)的教育管理工作。

  1.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(bìyèshēng)所在(zài)的县(市、区)委社会工作部、所在街道(镇)和社区党组织要担负起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组织实施(shíshī)的领导责任,经常性检查指导、督促落实高校毕业生日常管理(guǎnlǐ)工作,注重将其纳入党群工作者队伍统筹管理使用,及时了解(liǎojiě)其在社区服务情况,提供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,组织教育(jiàoyù)培训和安全健康等日常管理工作。

  2.服务(fúwù)社区高校毕业生原则上一个社区安排1名,最多不超过2名。服务期间(qījiān),上级机关不得随意借调或调整服务岗位。高校毕业生应按照协议规定(guīdìng)期限完成服务工作,由于身体状况等特殊原因不能继续服务的,应提出解除协议申请,并(bìng)履行有关手续,方可离开。

  各地具体招募方案将陆续(lùxù)发布。

来源:福建省委社会(shèhuì)工作部

他已任福州一县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